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關於四川震災救援的計畫,請見:(
http://www.1919.org.tw/2008/sichuan/bread/ad.htm);
劃撥帳號:19281908,戶名: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註明:為四川震災
震災募款救助影片:http://www.im.tv/vlog/personal/387550/4240871
http://blog.chinatimes.com/prayer/archive/2008/06/02/283921.html
5 月 19 日,當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急難救助部主任曹聖和與工作人員帶著一批台商做的「平安麵包」發放給四川安縣的災民時,當地的婦人淌著眼淚、伸著微微顫顫的手說:「你們是第一批來到我們這裡發放物資的人,而且──你們竟然是來自台灣。」
曹聖和心裡極度不忍,彼時川震已經過一個星期,救難物資竟然還沒有發放到這裡,「四川地震災區太廣了,災民的需要真是太大了。」他說。
曹聖和是在 5 月 1 7 日,帶著台灣眾教會捐贈的物資,包括 400 個屍袋和幾萬塊錢美金,來到四川震災災區,他們是第一批去到當地的外來 NGO 組織;儘管震災發生後,中國大陸的政策並不太歡
迎外來救助者和機構,海關有些刁難,但是「海關工作人員卻偷偷跑來跟我們說『真的很謝謝你們。』」曹聖和說,官方也許有官方的態度,但重要的是「我們是懷著真誠的心去提供幫助,人們很清楚。」
救助協會先在成都成立了指揮中心,跟當地的台商做連結。有做麵包的台商是基督徒,那幾天生產線上的麵包,一天好幾千個、一萬個,全部供應給救助協會救災用。「麵包一發出去,很多災民的心潰堤了,因為感受到有人關懷的溫暖,就開始哭了,說:『我家小孩還在裡面』,『我拉著誰誰誰的手,可是卻被震開了,再也看不到了….』」;曹聖和說:「我們聽了,也跟著一直哭啊。」
平安麵包、饅頭、麵食、米糧,預計要發放三個月、一百萬個。
災區很多路線都不容易進去,救助協會跟中國紅十字會合作,拿了許多通行證,一一進到各個災區,一是發放物資,二是將當地的人和教會組織起來,一起投入救災。
曹聖和說,他到災區後,看到當地教會、弟兄姊妹想要幫忙,但他們自己也是災民,也有家人朋友在震災中死傷,自己有重大創傷,想做點什麼卻又有心無力,「但是因為我們這些外來者的投入,挑起了他們的熱心和勇氣。」
曹聖和說,川震後,從北京,上海,南京和沿海各地的教會來了很多志願者(志工),他們帶著一個背包,一個睡袋,趕到災區,問:「我可以做什麼?」因著這些人,「當地很多人找到了動力。」不少災民說,有這麼多人幫著,他們一定要站起來,要好好活下去。
為了整合救助計畫、人力、物資,救助協會在成都、綿陽、廣元、德陽等地各成立了救助聯盟,做為整個救助工作的平台,救難、安置的工作循序展開,「官方說,這一批人真的不一樣,工作快速有效率,而且很順服,讓人有信心。」曹聖和說,因此青川縣的救災安置工作甚至是發包給了教會去做的。
其實,四川是中國大陸各省分中,基督徒人口比例最低的省分之一,只有0.8 %的人口是基督徒,比台灣的 3 %還少;因為人少、資源少,四川教會的力量也是微弱的,但這次川
震,卻意外地讓四川地區的教會有了更多更深的連結;在救助協會成立的「 512 四川震災及重建專案」計畫中,也期望透過重建倒塌、毀損的教會成為各村鎮的「心靈關懷據點」,在教會外蓋組合屋,附設活動中心,診療間,輔導中心等,為災民做更進一步的服務。
四川地區的宣教由英國籍的宣教士楊格非(Griffith John)於 1868 年經三峽入四川開始;到達成都時,楊格非生了重病,奄奄一息,但他說,如果他死在這裡(四川),就請將他葬在這裡,「只要我的墳墓能夠激起別人也來此宣教,那我死了也甘心。」(參見《中國教會的使徒行傳》╱魏外揚著╱宇宙光出版)。
救助協會在 1999 年 921 大地震的三年重建期間,與全台教會一起合作,總計投入八十多位工作人員,進行災後重建,是最後一個離開921災區的服務團隊;曹聖和指出,「救助協會會把 921 三年的救災經驗,快速而有效
地轉移給川震災區的教會,很多 SOP、想法、做法,都是寶貴的經驗,對當地重建的策略和行動都會很有幫助。」
大部分的重災地區基本上已是癱瘓了,極度需要外來資源全力幫助。例如,曹聖和說在地震災區,很多傷患家破人亡,只剩他一個人,即使送到醫院也沒有家人朋友陪伴,救難平台就協調各地來幫忙的教會弟兄姊妹志願者,陪伴、照顧傷患,儘可能讓每個患者有一個人 24 小時全陪。
他說,儘管中國大陸官方對外來者的態度一直是「錢來就好,人不用來」,但是他在災區的實地觀察是,災區對各種志願者的人力和安置作業的策略思維有高度需求,因此救助協會結合台灣眾教會的力量,仍會繼續在此展開連結和救助的工作,而原則是低調與守法,「我懇求上帝賜給我智慧、靈巧,」曹聖和說,救災的背後仍有敏感的政治及當地官民對基督教信仰的觀感等考量因素,「需要更細膩,更體貼,更有耐心。」
他表示,若是救助協會能獲得中共官方許可,就會以救助協會的名義建立工作,如果不能獲得官方許可,則會尋求合法機構建立合作關係,以進行工作。
根據 921 的救災經驗,曹聖和表示,在短期救難告一段落、人員安置之後,災區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在災難中,種種壓力會讓災民試著把各種情緒壓下來,但逐漸地,災民深層的焦慮,憤怒,不安,對未來的惶恐會愈來愈強烈,因此接下來的陪伴,悲傷輔導,重大創傷、自殺防治等的處理,將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國大陸在這一塊的人力和認識並不多,像災區已有人自殺,但人們並沒有認識到這是重大創傷症候群的後遺症,需要進行悲傷輔導。
再者,曹聖和坦承,很多「跑單幫」的志工熱情有餘,但可能會有專業不足的問題,如果對對災民的心情與情緒沒有足夠深刻的理解,再加上自己的心理素質強度不夠,也不一定能勝任後續的重建工作,因此救助協會在災區陸續開辦輔導訓練課程,希望建立、訓練救助志工隊,進行災民訪視、心靈輔導、自殺防治、家庭關係重建、兒童及青少年心靈重建、推動社區發展活動等工作。
曹聖和說,在災區所見所聞,一片慘狀,再加上工作量非常龐大,「自己也累積了相當的壓力,幸而我們是一個團隊,成員們一起分享分擔、互相打氣,信仰的力量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親眼所見,他深知川災後續重建極為需要各界大量的投入和幫助、投入。512 專案除了緊急救援事工中的提供救助物資之外,還提供醫療服務、心靈輔導、孤兒認養(特別是殘疾孤兒,因為這類孤兒認養人少,512 專案已決定認養 100
名殘疾孤兒)以及教會會堂重建與庇護所建置等。
此外,曹聖和也期待有更多專業志工前往災區,在接受必要的輔訓後到災區擔任短期志工(二到三周)或者長期志工(一個月至三個月),做的工作包括醫療衛教、悲傷輔導、據點支援和個案探訪等。救助協會也正在整合 921 震災中有經
驗的師資赴川提供輔導及協助,先跟當地聯結,建立服務平台╱通路,「能做什麼就趕快先做了。」
同時,四川地區也很需要對當地宣教工作有負擔、願意長期留在當地的宣教士進入,將神的福音帶給受創、受傷的災民。
川震災區要做的工作實在太多了,曹聖和懇求上帝給他好的智慧,夠用的體力,「讓我在對的時間,找到對的人,做成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