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這八年,因為孩子、因為理念,我、我們選擇---just do it and good for it 。ㄚ朗

我、我們選擇單純的做。
在我家的庭院,陪了孩子五年。
聽他們說心事、聽他們說誰愛誰、聽他們罵大人和偶而展示的被打痕跡。
.................................................................................................................................

書屋說從頭最近有不少朋友提:想完整了解書屋、書屋的緣起、書屋的過程、書屋的理想.....。

其實書屋外在的一切,都比不上書屋內在的---單純、多人無私愛的集合體、堅持而不輟的理想重要...。

如果說書屋有歷史,那是八年前,我在經歷了一堆挫敗後回到建和老家,我成長的社區,想考個書記官,好好的陪伴自己的二個孩子--陳彥翰、陳彥諦開始。

在這一段陪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無意的接觸了社區的孩子,在很『單純』的情況裡,很『單純』的接觸『單純』的孩子,而開始了很『單純』的陪伴....。這些很多『單純』,開啟了很多新的可能。

單純的陪伴中,真實的看見了、體驗了孩子們的艱苦、孩子們的茫然、孩子們不得不的墮落...。


而這些孩子們的種種艱苦,幾乎全部來自於大人世界裡無謂的需求:

大人世界�求名、求利、求面子、求美好未來、求滿足自己慾望、求滿足他人期望、求.....。但老實說,在陪孩子的過程裡,我很少看到有人是『求』孩子的需求被滿足,以孩子的立場『看』孩子的種種...。

更具臨場感的舉例說:
一個十歲不到的孩子,因為父母離異,父親酗酒..。他開始面對沒有媽媽、一天只有學校的中餐可以吃,要躲從小就當成偶像的爸爸喝醉後的皮鞭追打,要應付沒寫作業老師的責備,甚至處罰,和接著來的『壞孩子』標籤...的生活。這樣的日子,是一日接一日。

當他恨透的這些生活在上了國中之後,會更劇烈的變化。

國小沒學好,國中課程聽不懂。老師繼續罵、繼續以『壞孩子』的規格對待,不准反抗、不准逃學...。即使他想做好孩子都沒機會。

一路走去,他能不墮落?他能不憤恨??學校要求的知書達禮、孝順父母、友愛同學...對他會有意義??

印象很深的是,他爸爸死去的那一天,他沒有悲傷....。他爸爸出葬那一天,好說歹說他還是沒去....。

當你看著這遭遇的當時,如果換個立場,這故事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怎麼做,怎麼自處??會不會比這些小孩堅強??

當你知道他背後的這些,偶而幫他、他們被家長、老師打後的傷痕擦著藥,氣憤非常,再看著他反過來安慰你,『沒關係啦!!又不會死...』,你心痛不痛??

社區孩子的故事裡充滿類似的悲劇,舉不完....。

在這些孩子發生的事,都一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再看著家長說他孩子的種種不是,看著老師數落孩子的種種不是...。心裡會有不同的看法。

在這些孩子發生的事,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再看著學校校長談著他的治學理想、看著教育當局官員談著關係個人前途的政策規劃,看著雜誌上口沫橫飛的敘述著夜店的奢華生活,看著選舉競選時的政見演說.....。心裡真的會有不同的想法。

這些,有的是推諉、傲慢、治學業績考量、個人未來考量。看不到孩子的角度,看不到孩子要的東西...。

也會忿恨,也會想噴噴口水,而每每讓人將心平靜的,都是孩子的單純。單純的 笑,單純而親密的叫著你!!沒有任何企圖的跟你說:『辛苦了!!加油喔!!』,會讓人很清楚的意識到,這些紛爭、口水,不重要.....。

我、我們選擇單純的做。

在我家的庭院,陪了孩子五年。

聽他們說心事、聽他們說誰愛誰、聽他們罵大人和偶而展示的被打痕跡。

他們覺得我吉他彈的好,我教他們彈吉他。他們想聽故事,我說故事給他們聽。要考試了,我陪他們讀書。被欺負了,想學打架,我陪他們練國術,邊練邊教武德。他們覺得寫書法很酷,我教他們書法.....。這樣過了五年,學生愈來愈多,直到庭院滿了...。

孩子需要一個場所,所以第六年,在開拓文教基金會蔡淑芳的支持下,我們租了一個場所,七拼八湊的讓它可以使用,孩子們稱他為建和書屋,(因為他們覺得裡面有很多書)。

因為理念相近而一起努力的夥伴,從自己社區、鄰近社區來的,一直擴大,到台東縣社區、台北朋友、企業基金會、民間社團、個人..都有。

現在即將邁入第八年,目前長期在建和書屋陪伴孩子的有七個人,全職、不領薪、一天工作N個小時...,還有來自各地方的朋友捐物品、付出時間到書屋幫忙、付出智慧為書屋思考、打點細節...。

這八年,因為孩子、因為理念,我、我們選擇---just do it and good for it 。

X----------------------X-----------------------------------------

書屋陪伴理念的形成過程:

要說明的是,書屋所有的理念都跟學理或理論無關,都是在單純陪伴孩子過程中了解的,在很挫敗的經驗中體會的。


五年裡,孩子從學吉他到組樂團,所以有『小董事樂團』,其實它代表的是音樂陪伴的部份,音樂陪伴:除了小董事樂團,還有其他樂團,還有一堆學音樂的孩子,還有一個森巴鼓隊、非洲舞蹈團。所以我們募樂器。音樂氛圍慢慢在村裡形成,所以開始辦音樂會..。

我們期望孩子可以從學音樂、組任何形式的音樂表演團體到自己創作音樂、自己用影像描述自己的音樂、自己錄音、剪裁、發表..。這些,我們都能提供他們的需要。

五年裡,因為考試需求而產生的課業陪伴,慢慢發展成伴讀形式的課業輔導:

不打不罵、寧願長久等待孩子一個真心的理念,也逐日形成。
與其讓孩子短暫屈就而服從,不如讓孩子真心感覺需要改變而改變,這樣的改變才可能成為陪他一輩子的德行。這理念會一直是我們陪孩子的方式。

視覺化教材:
將影片與教科書結合做成孩子覺得有趣味的教材,輔以大型的立體地圖儀、立體的大陸地圖、台灣地圖、中西歷史朝代表的連貫...。讓孩子在看電影學歷史的愉快氣氛中,可以看到立體的地圖,因此理解位置關係,征戰與戰略原因、地理與歷史的因果關係..。

商請英美國籍的國外藝術家駐地社區,創造英語環境。
研究與國外社區交換學生的可能,讓孩子在不牽強的自然環境裡『知道』英語、學會英語,而不是一堆的單字、文法背誦和無俚頭的不會就打罵。

研究『社區讀書角』:將教材與社區適度結合,讓社區父母在簡單訓練後可以陪孩子看影片,學史地、國文。

將孩子沉迷電腦遊戲、教科書無趣的教育困境做一次解決的----『電腦遊戲生活化、教科書趣味化』的努力也一直沒中斷過。
現在已經發展出一套整體作法,可以在遊戲中學習數學、物理、歷史、地理。
遊戲設計好玩的足以取代電腦遊戲。(很長,另作報告)

試著以『說書人』的復古方式,精采的說三國,導引學生、大人讀三國、看三國電影、建立論壇討論三國、形成三國風...。而這個模式可以適用於任何書、學問、理論...。

五年裡,因為陪孩子運動,也逐漸發展出多角的運動方式。....

這些,都是在很『單純』的情況裡很『單純』的接觸『單純』的孩子,而開始了很『單純』的陪伴....。這些很多『單純』,開啟的可能。

X----------------------------------X-------------------------------

這幾年,常有人疑惑,不領薪,怎麼生活??沒有錢,怎麼發展??沒學歷,憑甚麼教學生??憑甚麼作教材??

老實說,我也答不上來。

只是整個的八年中,錢方面!!從沒錢借錢,自己找時間賺錢,朋友支援,計畫書裡的補助到少量捐款...都有。最多的我想是省喫儉用,只花該花的錢。我如是,夥伴也如是。幾碗白飯、一塊豆腐乳,一杯開水,一群人還是可以『把水言歡』的過好幾個月。

發展是靠不停的行動和不斷的堅持,一點一點累積出來的,跟錢也許有關,但決不是主因。


教學生、做教材,學歷不是絕對。國高中課程、教材改良,有心就不難,陪過孩子哭過、陪過孩子痛過、陪過孩子笑過的人,也許學歷不夠,但一顆解決萬難的心絕對足夠去解決陪孩子、做教材中所遭遇的困難。

武訓興學,一個乞丐,為了不讓窮孩子過像他一樣的苦日子,可以吃屎、吃石頭掙錢。建了三所義學,窮人家不讓孩子到學堂讀書,他跪,直磕頭,三天三夜直到不支倒地。老師不用心教孩子,他跪,給老師磕頭。孩子不認真讀書,他哭著、瞌著頭拜託孩子讀書,直到頭破出血.....。

他想興學,所有人都笑他,一個乞丐那來的錢。他吃屎、吃石頭掙錢,人家說他會死。

記得他說:『如果老天要我完成我的心願,我不會死、也不會沒錢。我不怕死、不怕沒錢,我怕孩子沒有好好讀書,一輩子要過苦日子....。』

是啊!!我的心情的確如此。

阿朗0118

1 則留言:

林建名 提到...

我好感動你不斷的用"單純"來敘述你為孩子們所作這充滿愛心的事,不求回報的付出....願神大大賜福與你們,願神成就祂所喜悅的工.